世界面积最大人工林的守望者

来源:中国新闻网 | 2017-08-08 11:58:11

中新社承德8月8日电 题:世界面积最大人工林的守望者

中新社记者 陈林 张帆

刘军说,他最大的愿望,就是希望来的人多些,“我们能有个说话的”。

今年46岁的刘军,是塞罕坝机械林场一名普通的防火瞭望员。常年在山上工作,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。

妻子齐淑艳的工作和他一样,在海拔近2000米的望火楼,两人日复一日观察着林区是否有火情,并每隔15分钟向场里汇报一次。

上世纪60年代,为改变“风沙紧逼北京城”的严峻形势,原林业部在河北北部组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这里共造林112万亩,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。

百万亩林海中,9座望火楼如同森林的“眼睛”一样,与地面巡护、视频监控、探火雷达等一起,担负着整个林场的火情监测。

刘军和妻子工作的阴河林场亮兵台望火楼,是全林场的最高点。他还记得十多年前刚来时的情景:吃水需外出找,冬天没水就化雪水,后来建了蓄水窖,场里每年会来送两次水,冬天青菜很少,土豆也冻,常吃的只有酸菜和咸菜。

“现在打了井,用水方便了。”刘军说,从建场初期的马架子到上世纪80年代的平房,再从上世纪90年代初平房上外接两层楼到如今有5层的第四代望火楼,相比之下前几代瞭望员更为不易。

此前,刘军做过护林员、检查员等工作,他觉得相比条件艰苦,其实孤独、寂寞更苦。“冬天几个月,几乎见不到其他人。”

齐淑艳曾一年没下过山,她说除寂寞外,还常想老人和孩子,“有时憋得(难受),就站到高地嚷两声”。

说起孩子,夫妻俩都会沉默。儿子从小学一年级被送到县城寄宿,因父母总不能去看望,儿子甚至喝过药,这成了两人心里永远的痛。

当被问及当时是否有换工作想法时,刘军叹了口气说,林场的人几乎都不能照顾家,好在孩子长大后理解了,还从山下抱来小狗陪伴他们。

两人习惯在5楼待着,“及时发现(火情),损失会降到最低。”齐淑艳认为,“这个工作有意思(意义)”。

意义还有来自父辈的原因。两人的父亲都在林场工作,刘军的父亲还曾在第一代望火楼工作过。这让他们的日常工作,除责任外还有一份情感融入其中。

在5楼,透过窗外望着郁郁葱葱的林海,刘军认真地说,这是对父辈事业的一种传承,“他们属于创业,我们属于守业”。

一年年过去,父辈们种植的林子渐渐长成,这座望火楼也改名为望海楼,意为瞭望林海的高楼。儿子刘志钢也长大成人,成了塞罕坝林场的扑火队员。

刘志钢还记得父亲在自己刚上班时,第一次认真地讲起了家人在林场的故事。这是刘志钢留在林场的动力。

这个刚刚结婚的年轻人郑重地说,他们几代人工作目的一样,“都是为了这片林子”,“(这份工作)挺值的”。

说起刘军夫妇,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林场场长赵立群感慨地说,望火楼是林场护林防火最主要的措施,也是工作最艰苦的地方。他们与孤独为伴,与寂寞为友,用生命呵护绿色,在孤独坚守中谱写着无私奉献的绿色之歌。(完)